行业新闻
NEWS OF THE EXHIBITION合肥城市概况
合肥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素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公故里”的美誉。合肥又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新中国成立之初,合肥人口不到6万,城市面积仅5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不到1亿元。经过70年的发展,如今的合肥已经发展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合肥正在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肥篇章。
合肥的地形地貌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包括丘陵岗地、低洼平原、低山残丘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岗冲起伏,海拔多在15~80m之间,平均海拔20m~40m。
合肥地表水系较为发达,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岭北为淮河水系,岭南为长江水系。合肥是全国省会城市中唯一一个有五大淡水湖的城市,巢湖已经变成合肥的内湖,当巢湖水位达12米时,湖泊面积达到820平方公里,所以也被称为“八百里巢湖”。
目前,合肥正着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即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内陆开放新高地、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当好示范。
供水现状
合肥供水集团始建于1954年,为市属国有独资大型企业。主要承担合肥市区和巢湖、肥西、北城等区域的供水保障与服务工作。目前,合肥供水集团资产总额为112亿元,下辖制水厂9个,日供水能力231万立方米,直径75毫米以上供水管网8695公里,用户240万户,服务面积650平方公里。
2019年合肥市平均日供水量168.3万m3,最高日供水量194.7万m3。近几年,合肥供水量增速很快,年均增长率约7.5%。2020年8月19日,供水量最高达195.4万m3,创历史新高。合肥用水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状态,工业、生活、经营用水量保持同步增长,用水结构基本稳定。
2006年-2019年合肥市主城区供水最高日、平均日变化图(日变化系数约1.2)
水厂布局现状
合肥现有水厂9座,包括二水厂、三水厂、四水厂、五水厂、六水厂、七水厂、双墩水厂、巢湖二水厂、巢湖三水厂,供水能力达231万m3/d。
合肥现状供水布局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从水厂供水能力角度看,部分水厂受原水条件限制,没有完全发挥能力。二是从水厂布局角度看,由于城市发展的历史原因,以及合肥的地形地貌、特定的地理条件,导致了合肥水厂的布局不太合理,水厂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中部、北部和西部片区,而南部、西南和东部片区无水厂,供水区域有待优化;三是大多数水厂无深度处理工艺,应对水源水质变化的能力较弱。
水源现状
目前,合肥市已形成当地自产水(董铺、大房郢水库)和淠河总干渠补水(大别山水库群)共同保障的水源格局和工程体系。
合肥供水水源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从供水范围来看,合肥七水厂、六水厂出水都是远距离输水,四水厂没有实现就地供水,既不节能又不经济。二是水源比较单一,主要来自于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巢湖经过多年的治理和保护,今年1-7月水质达到了三类,但很不稳定,这使得巢湖当前只能作为应急备用水源。三是河湖污染等水生态环境问题也减少了优质水的水源总量。
同时,原水设施也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受董铺水源厂——五水厂——四水厂之间的原水管道限制,五水厂和四水厂的供水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二是七水厂因原水不足,供水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发挥。
供水管网现状
目前,合肥供水管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水厂多点供水,受道路等条件限制,各片区干管互相联通不足。各水厂之间缺乏互补,造成了局部片区供水能力不足,容易引起管网局部压力较低。局部高地势片区和偏远地区管网压力不足。另外,部分管网管材较陈旧,管道老化。
供水规划
上述问题,必须从规划层面予以解决。从2018年开始,合肥供水规划与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已同步启动编制。
此次供水规划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其中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规划范围为合肥主城区,规划面积约2640 km2,规划人口约8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800万人);规划目标为根据合肥市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创新之都的城市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落实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理念,构建“供水保障安全、水源优化配置、城乡区域统筹、建设远近结合、设施运行高效”的现代化供水体系,发挥城市供水作为城市生命线和基础保障设施的作用。
在水厂建设规划方面,计划在在现有水厂的基础上,建设八水厂,迁建四水厂,扩建五、六、七水厂,谋划建设众兴水厂、新民坝水厂。届时,合肥主城区共布局10座水厂,日供水能力将大大提升。
在水源建设规划方面,计划构建“四水入肥”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形成“两湖(巢湖、瓦埠湖)、三库(董铺、大房郢、众兴)、四渠(淠河总干、龙河口供水、驷马山引江、引江济淮)”的水源格局。
在水源配置规划方面,预计水源及管道规划落实后,原水水量配置将大大增加。其中当地水源包括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众兴水库、巢湖,境外水源主要包括淠河灌区引水工程、龙河口引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驷马山引江工程。
在原水设施规划方面,计划打通董铺水库-五水厂原水管道(潜山路段),充分发挥五水厂和四水厂的供水能力;改造六水厂大房郢取水泵站,加快实施龙河口-磨墩-七水厂原水管道,充分发挥七水厂的供水能力;加快引江济淮工程配套原水设施建设。
在管网规划方面,将结合城市发展、用地布局、地形特点及水厂布局等因素,合理确定输配水干管的走向、管径及分区分压。
在主干管网互联互通方面,将实施主城供水一体化,统一建设运行管理,最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在供水一体化方面,加强区域间联通管建设,构建水厂间高速联络通道,实现供水主干管的互联互通,适应区域灵活发展。
规划还明确,每个水厂在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都将实施深度处理工艺。
总体看来,此次规划目标比较宏伟,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化组织、积极筹措资金,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项目建设。
建设实践
2018年以来,在合肥市委市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合肥供水集团已经建设运营了一大批供水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已建成重点项目6项,在建重点项目9项, “十四五”期间,还将新建项目7项。
已建成项目
已建成的项目包括三水厂迁建工程、七水厂二期工程、六水厂污泥干化工程、四水厂应急供水工程、巢湖市应急供水工程、巢湖三水厂一期工程等。其中,三水厂迁建工程日处理规模40万立方米,工艺特点为反应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的常规处理流程,回收-浓缩-干化脱水的污泥处理流程,同步预留深度处理地块。七水厂二期工程日处理规模20万立方米。工艺特点为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的常规处理,回收-浓缩-脱水的污泥处理流程,同步预留深度处理地块。
在建项目
在建重点项目包括八水厂一期工程、磨墩水库取水泵站及至七水厂原水管工程、六水厂提升改造工程、二水厂污泥干化工程、五水厂污泥干化工程、空港供水泵站工程、潜山路水源管建设工程、高新加压站、506项目应急供水工程。
其中八水厂一期工程预计建成后日处理规模20万立方米。项目工艺特点为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增加深度处理,整体工艺流程为:预臭氧接触池-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后臭氧接触池-上向流活性炭滤池-V型滤池-清水池。
六水厂提升改造工程预计建成后日处理规模将增加30万立方米,达90万立方米。项目特点为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增加深度处理,整体工艺流程为:预臭氧接触-池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后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清水池。
计划开工项目
计划开工项目包括四水厂迁建工程、龙河口引水工程、等7项。
其中四水厂迁建工程包括新建规模30万吨/日制水厂,同步随道路敷设供水管网。
龙河口引水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从龙河口水库至肥西县磨墩水库,新建取水头部及加压站,铺设输水管道。
7个计划开工的项目加上续建项目, “十四五”期间,合肥供水重点项目建设数量将达到10个。如果再加上引江济淮配套工程,以及城市道路、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的供水工程和老旧改造工程,整个“十四五”期间,合肥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将非常繁重。这对合肥供水集团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为合肥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做好“优质、稳定、高效”的供水服务保障,实现供水规划目标。
标签:
【本文标题】面向未来的合肥供水规划与建设实践,【本文网址】http://www.zwhuanbohui.comhttp://www.zwhuanbohui.com/zhanhuixuanchuan/68.html
上一篇:暂无
联系方式
2024中国合肥国际城镇水务及水处理展览会
电话:13511078171
大会官网:http://www.zwhuanbohui.com
抖音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中国合肥国际城镇水务及水处理展览会京ICP备2020037974号-2安微建网站:伟置电子